爸媽常聽我說花蓮有多好玩 聽得他們心癢癢的
而且主要他們也想去花蓮拜訪假土財主的爸爸
就選個秋高氣爽、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出遊吧~
連美國的大姑姑對花蓮遊也很有興趣
索性規劃大家一起結伴郊遊 想必這趟一定非常熱鬧~
我還因此上網做功課了好久 精心規劃行程 第一次領隊兼導遊可不能丟臉...
可惜碰上 H1N1 大姑姑及姑丈臨時取消回台灣的行程
真的好可惜 只好等下回囉~
搭著太魯閣號到花蓮 跳上事先預約好的計程車
開始我們的花蓮行囉~
爸爸沿路看著美麗的風景 心情大好...
平常跟假土財主回花蓮不會到 " 太魯閣國家公園 " 玩
一方面路程有點遠 另一方面我比較著重吃
通常都是以中央伍 ( 吃 ) 為準 成肥胖隊形散開
簡單來說我都會先找吃的點 再來看看附近有沒有景點 吃飽可以 " 順便 " 去逛逛
原本我在規劃行程時有考慮要不要去 " 太魯閣國家公園 "
因為這樣第一天的時間幾乎都會耗在那 就會犧牲其他景點的時間
不過大姑姑及爸爸都很想去 " 太魯閣國家公園 "
既然這趟是孝親行 就由大人決定吧~
爸媽說我很小的時候有來過 我根本已經沒什麼印象了
能趁此好好欣賞這世界級的峽谷景觀 機會實屬難得
我當然也很樂意奉陪嚕!!
而且因為是包車所以行程很彈性 也不用考慮停車問題
難得包車出遊要是不去 " 太魯閣國家公園 " 那就太浪費了
第一站司機建議先到 " 砂卡礑步道 ( Shakadang Trail ) "
從車站到這邊開車約莫半個鐘頭
介於從砂卡礑隧道通往西拉岸隧道之間右側
可看到「ㄇ」字形 " 砂卡礑步道 ( Shakadang Trail ) " 小拱門
拱門有點小 並不是十分顯目
司機請我們在小拱門處下車 他則停車在接近西拉岸隧道口旁的停車場等我們
我們步行完去停車場找他就可以了~
從拱門進入後 沿著旋轉梯下去即為步道入口
旋轉梯有點高 小怕怕 還好有鐵網包圍比較沒那麼恐怖
警告標示寫著 " 請勿游泳 " 哦~
雖然有點小顫抖 還是冒著懼高恐懼感將相機鏡頭伸到鐵網外拍
好怕相機手軟掉下去~
終於腳踩到地 心裡踏實多了
步道入口處有景點解說牌及建議行程
依個人腳程步行 只要走累了折返回頭即可
像我爸走了半個多鐘頭就說要回頭去下個景點了
我都還沒看到五間屋就要折返 我爸就是這樣沒耐性
算了 反正大家輕鬆愉快就好了...
建議行程
1. 步道入口 → 景觀大平台 ( 單程 1.1 km , 來回 2.2 km , 來回約 1 小時 20 分鐘 )
2. 步道入口 → 五間屋 ( 單程 1.5 km , 來回 3 km , 來回約 1.5 小時 )
3. 步道入口 → 三間屋 ( 單程 4.5 km , 來回 9 km , 來回約 2.5 ~ 4 小時 )
4. 可以任選以上一個建議行程折返。
山壁中間凹進去一道狹小縫隙就是我們要走的步道
這狹小細縫與峨然矗立的峭壁相比簡直微不足道
也可想當初開鑿山壁之艱辛~
由於步道一側是不規則的峭壁
身材高大的捧友要注意頭部不要撞到啦~
像我就沒這種顧慮了 我可以靠很右邊走... 這樣有很驕傲嗎?!
前面那位紅衣女郎是偶媽媽 走超快的~
砂卡礑溪水清可見底
連站在遠處都可輕易看見溪底的石頭
溪面上碧藍澄澈的水波 因陽光的照射而顯得波光閃閃
真是美麗動人 讓人好想投入溪水的懷抱裡~
爸爸直囔囔風景都差不多 可以趕快去下個景點了
但我很想走到下面去觸碰那透涼的溪水
看網路上很多人在那拍照玩水感覺很不錯
剛好遇上國家公園警察巡邏
白目的我問警察還要走多久才能玩水呢?!
警察很親切的回答這邊是不能玩水的 有時溪水湍急會有危險
但是要近距離看到溪水還要走約20分
爸爸一聽還要走這麼久 當然是 " 掉頭是岸 " 啦!!
原來這邊除了不能游泳外 下去玩水也是有危險性的 還是不要的好哦~
我問這個問題就像問警察請問可以去哪犯罪一樣白目
真不適合做壞事...
還好 警察也笑笑的跟我們聊了一會兒
聽警察的口音好像是原住民
其實這邊原是太魯閣族人生活居住的地方 直到現在偶爾仍看得到有族人在此穿梭
能請當地族人擔任國家公園警察真是再適合也不過了
他們熟悉地形又能在自己的家鄉工作 可以保護自己的族人及土地不受到破壞
這樣的安排的確很好 大家觀光時也不要任意破壞當地族人的生活
畢竟這裡原本就是他們部落所在地 而今能讓大家一起欣賞到如此的美景
實在要心存感激呢~
看到了紅色的砂卡礑橋就知道快回到出口了~
一路上看到好多外國人 可見花蓮儼然已成為觀光客的旅遊勝地
步道旁多有樹蔭及山壁遮蔽
雖然陽光耀眼 但一路涼爽宜人
對老人家來說除了旋轉梯階梯稍多之外
以我們走到的部份 步道都還算路平易行
走起來不太費力 適合全家大小到此一遊
這次大家都有備而來
爸爸用攝影機 媽媽用傳統傻瓜相機
假土財主用他的 SONY 數位相機 我當然是用我的老搭檔 CANON 囉~
人手一台 大家都想把最美的畫面捕捉下來帶回家作紀念
逛完 " 砂卡礑步道 ( Shakadang Trail ) " 好想大喊
花蓮好美 台灣好美~~~
要來之前記得先上 " 太魯閣國家公園 " 官網查看一下新聞訊息---步道開放情形
有時步道會因地震或是大雨而封閉哦!!
http://www.taroko.gov.tw/zhTW/
砂卡礑步道
傍溪而行,步道平整,五間屋以前適合各年齡層前往步行,沿途設置休憩平台及解說牌,可以親水
觀察溪流生態,認識原住民文化等,目前開放至三間屋。本步道沒有廁所,請「先方便」再前往。
步道長度: 4.4公里
往返時間: 約2.5小時
http://old.taroko.gov.tw/TourismInformation/2_4_1_5/Page05.aspx
步道長度
4500m;入口 ← 1080m → 大型觀景平台(水濱教室)← 500m → 斯維奇(五間屋)
← 800m → 大水管 ← 1020m → 攔砂壩 ← 1100m → 柏拉耀(三間屋)
所需時間
約2~4小時,可依個人狀況及需求自由調整行程
注意事項 : 水急流湍,禁止游泳
步道類型 景觀型
此型步道為開放性步道。步道路面平整,坡度平緩,安全設施良好且資源解說設施完整。
適合一般大眾前往,老少咸宜。步道行程於半天 內即可完成,輕裝即可上路。
步道介紹
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.5公里,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。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,
形成峻秀的峽谷,清澈的溪水、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,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。
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,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,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,與溪石合
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,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。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
象壁畫,任人欣賞想像。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六十公尺,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,但植物生態卻呈現出乾
濕兩型的特色。坡度較緩的地方,生長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;坡度較陡的地方,只見低矮的岩生植
物,以台灣蘆竹和沿階草居多。茂密的森林,清澈的溪水,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,魚、蝦、蟹、
水生昆蟲及蛙類是溪中的主角;步道上昆蟲、蝶類、蛇類、山鳥,偶而還可見到台灣彌猴等哺乳類動
物,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。 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,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,步道全線亦設
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,供小憩賞景,還有幾處親水小徑可以直下溪谷,讓肌膚親潤沁涼的溪水,聆
聽自然美妙的樂音。
提醒:本步道狹窄常有落石塌坊及原住民載運農具之車輛進出,請遊客隨時注意安全。
開闢歷史
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日本人所建,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。1940年,日本政府在太魯閣
興建立霧發電廠,在溪畔建水壩,並開鑿輸水隧道,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,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
谷上方,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,將水輸送至發電廠。此外,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,而在砂卡礑
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,先將水引至發電廠,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,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
壩和大水管而建的。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,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,加強沿線安全設施、增設休
憩平台與解說設施。
http://old.taroko.gov.tw/TourismInformation/2_4_1_5/Default.aspx
http://old.taroko.gov.tw/TourismInformation/2_4_1_5/Page05.aspx
砂卡礑步道 Shakadang Trail 地點位置
(1) 開車
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往西穿過砂卡礑隧道,步道入口就在隧道口右側的砂卡礑橋橋頭。
車輛可通過砂卡礑橋,置於停車場,再步行回到步道口。
(2) 步行
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,向西穿過砂卡礑隧道後,約十五分鐘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口。
砂卡礑隧道設有人行步道及照明燈,安全性高。
http://www.taroko.gov.tw/zhTW/Content.aspx?tm=1&mm=6&sm=1&page=2&id=5
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Taroko National Park
時間:上午 08:30 ~ 下午 4:45
電話:( 03 ) 862 - 1100 ~ 6
傳真:( 03 ) 862 - 1263
民意電子信箱 : tarokonp@taroko.gov.tw
地址: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富世 291 號
太魯閣國家公園
太魯閣國家公園舊網站 ( 98 年 12 月 31 日以前資訊,請查閱舊網站 )
延伸閱讀 :